最近,各地的环保措施已经提上日程。最新的环保方案,无非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,尽可能的降低污染,实现零排放。从本质上来讲,工业废水是重点。至于过去发现的诸多问题,这里就不给予评论了。可以说,从实质上去实现,而非走形式。每天都会对污水的生产和排放进行监督,有法可依,违法必究。现在不同于过去,对污水的治理,必须声明避免走“先污染,后治理”的老路子。举个例子来说,生物制药厂废水处理,应当尽可能反映出废水的性质,明确各个环节废水的成分,清楚解决废水的最佳方法。不会出现二次污染,提高可生化降解的机会,注重增加效率,降低成本。
以抗生素废水来举例,它的主要特点是:COD浓度高,废水中的SS含量高,对厌氧细菌敏感,处理效果不佳。存在对微生物降解有抑制作用的物质,表现为毒性大。针对成分复杂的情况,不妨使用预处理方法,降低有机物含量,减小难度。处理难度大的另外一个方面,就是硫酸盐浓度高,水量小,间歇排放,对污水处理设备负荷冲击高。在这类废水处理的工艺中,物化和生化相结合,是不可或缺的方法。进行生化反应之前,先要进行预处理。预处理呢,可以采用格栅、调节池、沉砂池、气浮池等。主要是去除废水沉淀物、中和废水的pH值,调节水质和水量。生化处理呢,一般会使用SBR(序批式活性污泥法)。
这里还要对SBR稍微讲明白一点,它的工作过程是:在一个周期内,把废水排入反应器内,对废水进行充分的曝气。污水中的有机物,通过生物降解的方法,达到可以排放要求的时候,就停止曝气,经过絮凝沉淀,然后排出来。如此,往复循环,周而复始。预处理效果好不好,前期处理彻底不彻底,调节的到位不到位,都会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净化效果。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预处理工艺的重要性,对于分享的案例,每种制药废水是不同的,在特殊性的基础上,来总结一般性来参考。为了保持预处理工艺的连贯性,必须要注明要处理污染物的降解顺序。防止运转起来,发现出现了问题,再去后悔就来不及了。总之,要切实了解废水处理工艺流程,在此基础上,希望能够技术创新,降低成本。
提高生物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,可以通过采用格栅-铁碳-芬顿-混凝沉淀的工艺。对废水处理要充满信心,这个行业未来还是光明的,看自己如何去面对了。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时候,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在最优化设计方案的过程中,也在不断研发和创新。过滤掉残渣或过多的悬浮物,就会发现废水明显好处理了。其次,就要降低有机物含量,特别是大分子的。显然,氧化法是比较有用的。